央行上海总部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证实了11月沪上楼市小幅回暖的迹象。
根据央行上海总部的数据,11月上海新增人民币住房贷款30.8亿元,虽然同比(较去年同期少增)76.6亿元,但环比(较上月)多增25.1亿元。
这已是沪上楼市连续第二个月回暖。10月,上海新增人民币住房贷款5.7亿元,扭转了8、9两个月连续负增长的局面,环比多增10.5亿元。
当时各方普遍认为,是9月和10月初的楼市回暖,带动了10月住房贷款回升。而当时央行上海总部的评价是“个人住房贷款总体维持低位运行”。
在本月的新闻稿中,央行上海总部则没有明确说明本月住房贷款增加的原因,也未作出任何评价。
但有市场人士认为,本月房贷继续增加应该还是和楼市回暖有关。显见的是,国家统计局本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上海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也是小幅上涨了0.1%。
可查的资料显示,目前的沪上新增房贷水平接近于6月时的水平。当时由于“国十条”在4月推出,沪上房贷从4月的83亿元逐月稳步下降。
细观数据,11月新建房贷款和二手房贷款分别增加17.2亿元和13.6亿元。
除了备受关注的房贷数据,央行上海总部昨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随着股市在11月重挫,上个月出现的“储蓄搬家”现象已明显好转。
根据数据,11月上海人民币储蓄存款增加10.7亿元,同比多增177.5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增加16.6亿元,同比多增150.2亿元;活期储蓄存款减少5.9亿元,同比少减27.3亿元。
不过,分各类机构来看,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加218.2亿元,同比少增181.7亿元。其中,中资四大银行(工、农、中、建)连续两个月存款呈负增长,当月存款减少53.5亿元,环比少减407.2亿元,同比多减14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