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二次调控出台,下半年有所回暖的楼市遭到 “当头一棒”,不但成交量连续下滑,而且在新政“组合拳”联合打压下,市场观望氛围加重,不少购房者因为贷款或者看跌的原因而退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10月新开楼盘的情况来看,合同撤销基本是个位数。近一周来,二手房不但退房寥寥无几,出来看房的人反而增加了。
二手房:退房的少了,看房的多了
上月刚和中介公司签了房产协议的林先生在徐汇看中了套学区房,不料“被三套”的他几经周折贷款还是批不下来,又凑不齐全部房款,到最后还是不得不放弃这个“烫手的山芋”。据悉,新政实行初期,长宁天山、闵行七宝、普陀真光等板块内的违约率高达5成。
房贷中介凯盛经略的签约数据也显示,8月份,有大约20%的客户退单。他们退单的原因有很多,资信较差、无法提供齐全的贷款资料、无固定银行流水号、无收入证明等等,其中由于三套房停贷而造成的退单比例在10%左右。
然而记者从各大中介公司了解到,近期二手房退房的案例已经基本消失,看房的人反而开始多起来了。而且有些房东又“自我感觉”好起来,导致出现跳价,使得“人不退房房退人”。
根据21世纪不动产的统计,进入11月以后,全市多个板块看房量增加,松江新城、徐汇田林、长宁中山公园和浦东川沙等板块看房量环比上周均增长1-3成。该公司锐丰珠江新城分行经理葛恒忠表示,年末资金较为充足,而且很多人发觉新政之后二手房市场价格并无明显波动,所以不再观望。随着二手房带看量的增长,跳价再现局部市场、幅度可达2%-3%。徐汇田林、长宁中山公园两板块,11月已有房东在买家有意向后提价;而在松江新城板块,提价业主已近5成。
业内人士认为,新政初期退房的产生有两种原因,首先是“被动退房”,10月7日上海细则出台,限购、限贷政策的出台使一些“第三套”或者依赖贷款的购房者措手不及,不得不退房。另一种是“主动退房”,部分购房者相信在政策的调控下房价能有所回落,因此选择了观望等待,主动退房。但是现在第二波调控政策出台已经满月,很多购房者对未来房价整体趋势依然向上的认知依旧非常坚定,所以退房的少了,看房的多了。
新盘:撤销基本是个位数
据某调查机构数据统计,在近两个月热销的约40个新房项目中,尽管有31个楼盘出现退房登记,但撤销的套数全是个位数。一般来说,新盘的合同撤销率在3%以内属于正常现象。近期开盘的新盘中,合同撤销率最高的是中梁香缇公馆,该楼盘于新政后10月14日开盘推出159套房源,不到一个月时间即已售出136套,合同撤销5次,撤销率为3.68%;如汇景城于9月26日开盘推出394套房源,一个多月已售出349套,期间“合同撤销次数”6次,撤销率为1.7%。三湘四季花城和海上御景苑各有3次退房登记。9月中下旬开盘的高端住宅项目中尚海湾豪庭、复地新都国际、西康路989等各有一次退房登记。
一位知名开发商营销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政之后新盘开盘谨慎了许多,常常“蓄水”很长时间,保证有一批真正需求的客户才会开盘,因此,尽管新政初期确实有购房者因为贷款或限购令的问题不得不放弃购房,但是这几周来退房已大大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