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参与政策咨询的人士告诉记者,“保增长”一词将不再提及,但是考虑到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稳定经济增长”,或者“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提法将占据政策目标的重要位置。
◆11月份PMI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制造业增长势头明显,经济运行较为稳定。但购进价格指数再次走高,预示未来防通胀任务更为艰巨。在保持增长前提下,中国应当采取“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措施来严防通胀压力失控。
◆在限购、限贷等诸多政策的压制下,市场的“抗压性”居然如此之好,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CPI持续走高,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海外游资进入内地楼市,影响调控效果。
◆虽然农产品价格目前被多部委连续出击的“组合拳”调控下来了,不过我们判定,农产品价格下跌属于短期现象。决策层连续出台政策调控主导农产品价格,意图是在希望通过稳定市场情绪以控制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速度而非方向。
◆瑞信集团12月1日发布亚洲市场2011年展望,中国证券研究主管陈昌华预测,内地通胀将于明年前两季见顶,通胀率有可能高达6%,但整体通胀水平或为4%-5%。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当日在纽约总部提前发表的《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10.1%,比此前该部门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的9.2%,调高了0.9个百分点。
◆进入12月份,大部分商业银行几乎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信贷任务,加之近期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年末控制信贷投放,防止信贷投放超标,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有明显收缩迹象。
◆昨日,记者获悉,首钢将于12月20日搬迁至河北唐山。自此,该公司将不再生产螺纹钢,转而扩大板材产能。这将使北京螺纹钢市场出现15万吨的缺口,对北京钢市影响较大。
◆一波数折的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钢集团”)收购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日钢集团”)未能如约完成交割,延期至明年2月争取完成。
◆国内最大的民营钢厂沙钢12月1日出台12月上旬部分产品价格政策,此次调整是以11月1日以及11月21日价格政策为基础进行,主要品种每吨上调20-50元不等。
◆近期,在国际市场的带动下,螺纹钢主力1105合约触底反弹。尽管中国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由于前期下跌幅度过大,市场反应平淡。目前,影响螺纹钢后期走势的因素较多,大部分因素短期利多,但效果呈减弱趋势。
◆中国银行12月1日发布新闻稿称,该行与河北钢铁集团在北京签署了总额为300亿元的《供应链金融战略联盟合作协议》。这是中行首次与钢铁行业客户签署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战略联盟合作协议。
◆首钢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赵炬表示,明年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是不现实的,总体成本与今年相近,矿价在160美元/吨附近震荡,可能会上冲至200美元/吨,但该价位不会持续很久。
◆最近20多天,煤价基本稳定,虽然现在进入用煤高峰期,但价格上涨因素已提前释放。如不出现异常情况,12月份的煤价可能还会出现下降。
◆预计“十一五”时期,全国可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落后产能分别为11172万吨、6683万吨、10538万吨、34000万吨和1030万吨,约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
◆宝钢12月2日宣布,公司与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签署了《宝钢——三菱商事合作探讨意向书》,约定未来双方将就锂电子电池项目、排放权项目等新领域推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