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楼间将从地下、地面、空中立体连接 大虹桥主体发展总部经济贸易经济
随着“明珠环”本月初正式向行人开放,陆家嘴二层步行连廊工程已雏形初现,而虹桥商务区也计划建空中连廊连接各商务楼宇。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薛全荣在市政协昨天举行的“稳步推进虹桥商务区建设”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透露,在虹桥商务区,各商务楼宇之间将拥有地下、地面和空中三种连接方式,楼与楼之间将可通过空中连廊连接。
此外,紧靠虹桥交通枢纽西侧的虹桥商务区一期开发面积1.4平方公里已举行招商活动,出让方案已经确定。
大虹桥一期开发
土地出让方案已定
去年年底,上海正式公布了虹桥商务区(又称大虹桥)规划,虹桥商务区将承担“商务中心”和“交通枢纽”的功能,将是一个类似陆家嘴、张江那样的功能区,而不是行政区。根据规划,虹桥商务区总面积86平方公里,涉及闵行、长宁、青浦、嘉定四个区。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鲍铁鸣今年1月13日透露,紧靠虹桥交通枢纽西侧的1.4平方公里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实施土地出让与开发建设,将打造一个低碳商务区。据了解,1.4平方公里一期土地出让方案目前已经确定。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薛全荣在会议上透露,虹桥商务区主体业态是发展总部经济和贸易经济,功能业态为大型会议和展览业,配套业态包括酒店业等服务。同时,虹桥商务区将向低碳、商务社区和城市综合体三个方向发展。“虹桥商务区的低碳经济要真搞。”薛全荣表示,商务区已经开展与西门子公司的合作。据了解,虹桥商务区将在风能、热能、雨水利用、中水循环、绿色照明、绿色出行等方面展开探索。而发展商务社区,意味着在虹桥商务区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是很亲切的,城市综合体则指商务区将包括足够的娱乐、休闲设施,避免功能单一。
建议建东西干道
分流延安高架车流
虹桥商务区的发展一直受到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市政协委员、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心副总经理王如路在提案中提出,虹桥枢纽区域内的多数高速公路较为拥挤,延安高架已车满为患,日交通量达到13.8万至20万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总客流中的50%将会选择地面交通,极有可能会加剧延安高架拥堵。
王如路建议完善交通路网,增加与延安路高架平行的地面疏散干道,在枢纽中心南侧或北侧设立连接虹桥枢纽地区与中心城区的“第二条”东西向快速路,尽可能疏散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