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汽车用户平均抱怨率为16.1%,比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而最令用户烦恼的问题是“燃油消耗过高”。
身边常常听到类似的抱怨:“我那辆车,买车时标的油耗是每百公里7升油,但自己开了后,7升肯定下不来啊,大概得9升多吧。”一些品牌车明明本来应该是1.6升的小排量车,却变成了比越野车还耗油的“油老虎”。
为什么车主会抱怨?原来,一直以来关于油耗问题,车企大多没有讲真话的诚意。最开始,告诉消费者一个虚无缥缈的“等速油耗”。油耗标识制度实施后,市区油耗、市郊油耗和综合油耗一个也不能少。看似消费者拥有了知情权,但第三方的油耗数据表明,车企让消费者知道的并不全都是实情,而是仍存假象。
车企不仅虚标油耗愚弄消费者,更以同样的虚假信息应付行政主管部门。一些车型靠虚标油耗获得“节能汽车”的称号,另一些车型油耗无法达到现阶段国家油耗限值标准却照卖不误。就油耗问题而言,最根本原因是缺乏第三方的公正检测,缺乏权力机构的强力监管,缺乏法规条文的严格问责。
如今,在油价高企的背景下,这种成本不应该光由普通消费者来承担,车企同样也要有所担当。少生产大排量、高油耗的“油老虎”,多造一些节能环保的汽车,车企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