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结束不久,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即发出 《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支持上海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总共30条举措,从货币信贷政策执行、金融市场发展、金融对外开放、金融稳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信用环境建设以及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等方面,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上海实体经济发展。
在货币信贷方面,央行上海总部将按照总行政策和各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增强政策工具使用的针对性。充分运用再贴现工具加大对“三农”与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同时,要求上海各金融机构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投放节奏,确保信贷总量与上海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据悉,上海各金融机构将从节能环保、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对项目贷款进行分类,增加“绿色信贷项目标识”,增加环境保护重点类工程、新能源开发或利用项目、节能重点工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等方面的绿色贷款投放,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大对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旅游、家庭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都市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满足迪士尼等重大在建项目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贷款需求;加强与张江等高科技园区的合作,创新科技贷款体制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对于小微企业,央行上海总部要求上海市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资源配置力度,满足符合条件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确保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为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央行上海总部明确稳步发展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主体通过短期融资券、中期融资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多渠道筹集建设发展资金。推动符合上海经济结构转型的成长型企业发债融资,推动产业升级。
此外,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方面,上海总部将大力推进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业务,推动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及相关业务发展,进一步提升跨境人民币清算服务水平,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促进对外经济发展服务。在支持实体经济对外开放方面,上海总部将扎实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继续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进一步提升外汇管理与服务水平。
央行上海总部特别提出,要进一步改善金融支付环境。巩固世博银行卡支付环境建设成果,加快金融IC卡运用,拓展小额消费运用领域,进一步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以点带面突破行业障碍,推动铁路、高速公路、快餐、旅游等重点行业受理银行卡,完善中小商户受理环境。改善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服务,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在沪郊农村地区推广手机支付业务和助农取款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