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也指出,中国目前住房自有率不低,全国为83%,上海是77.6%。从经济转型角度来说,需要“富有弹性”的住房市场,不应过度追求住房自有率,以防陷入“住房自有者陷阱”(homeowner trap)。
因此,这一课题负责人陈杰认为,以货币化补贴,发展公租房,无论对政府还是“蜗居”者,都大有裨益。
陈杰计算,采用货币化补贴的模式,以每月租金补贴500元来算,每年补贴20万户,需要的资金量为12亿元;相比之下,每年10万套(700万平方米)的经适房补贴需要350亿元(以每平方米补贴5000元计)的财政资金。而根据政府部门公布的计划,到2012年,累计享受经适房政策的家庭将达到30万户。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货币化补贴租房还能解决更多问题。“你可以自主选择真正需要的房子,而不仅限于政府供应的房子,解决就近上班、子女教育等问题。”
尽管这一课题还未正式落实到政策上,但不失为一个拓展思路的建议。而本刊记者在采访时,亦听到不少呼声认为,建设保障性住房政府并非没有实力,关键问题是政府的积极性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