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24日报道:上海浦东新区今天下午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浦东新区年底前将建成约一百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为吸引人才打造安居乐业的“软环境”。
“拎一只皮箱就能在上海安家”
人才为本,安居为先一直是浦东新区吸引人才的理念。1995年,浦东新区管委会租用海军营房作为单身青年人才临时过渡房,开创了上海全市人才公寓先河,十五年以来,通过投入资金购置、盘活土地出让金抵扣房产企业建设人才公寓等方式,筑起了“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
截至2010年7月底,浦东新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人才公寓约73万平方米,先后帮助近5万人次的青年人才解决了阶段性居住困难。加上今年已经开工的24万平方米项目,年底前建成的人才公寓约一百万平方米,规划待建的面积也达到100万平方米。
由于大多数公寓采取了全装修配套,市内空调、热水器、电饭煲、油烟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保洁、家政、咨询以及餐饮、交通、体育、文化娱乐等管理、配套设施及时到位,真正帮助外来人才实现“拎一只皮箱就能在上海安家”的愿望,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帮助新区吸引人才。
“走了好多城市,还是浦东最好”
由留美博士王晖创办的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在张江拥有5900平方米的研发、生产楼,其研发的12英寸单片清洗设备打破国际技术的垄断,公司还将争取未来2到3年内在创业板上市。而令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印象深刻的是王晖的一句话,“走了好几个城市,还是觉得上海、浦东的金融环境、产业发展前景最好。”
王晖只是选择落户浦东众多人才中的一个,而这些归国创业人才能够在浦东收获成功,与浦东支持人才干事业、干成事业的良好环境分不开。为降低“千人计划”创业成本,张江园区人才基地建立浦东软件园软件增值服务平台、浦东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公共实验平台。
记者了解到,张江园区未来还将进一步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投资股权融资等债权、股权融资模式,不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运用金融资源有效推动张江“股份报价转让”试点的顺利开展。
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出席会议并讲话。徐麟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只有把人才打造成为浦东的比较优势、核心优势,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优势、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