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淡水河谷等24家跨国公司将在沪设大中华区总部
上海的魅力无人能挡。历经三十年蜕变发展后的上海彼时已俨然成为中国内地吸收外资总部机构数量最多、领域最广泛的城市。
昨日(7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获悉,上海对第18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颁证仪式于市政府举行,共有24家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得到认定。上半年,上海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到1006.76亿美元。国际娱乐巨头企业美国迪士尼公司,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以及美国卡夫食品公司等2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获得证书。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到1006.76亿美元
记者也从市商务委统计的数据中了解到,今年1-6月,上海实际利用外资53.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到1006.76亿美元,成为继广东省(约超过2300亿美元)和江苏省(约超过2000亿美元)之后第三个实际利用外资超千亿美元的省市。6个月共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1家,批准投资性公司12家,设立外资研发中心7家。截至此,上海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81家,批准外资投资性公司203家,设立外资研发中心311家。
据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沙海林介绍,在此次获得颁证的2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中,以投资性公司形式设立的外资地区总部为6家,以管理型公司形式设立的外资地区总部为18家;从投资来源国(地区)看,美国有8家,日本6家、法国3家、新加坡2家、巴西、德国、瑞士、香港、澳门各1家;从投资行业分布看,包括矿产品加工、电力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包装、特种化学品、食品、房地产、文化娱乐、餐饮管理等。
截至2009年底共有144个国家和地区在上海投资,截至6月底,上海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达54188个。其中,香港仍是在沪投资最多的地区,累计在沪实际投入外资占比约为28%,其次为日本(13%)、美国(9%)、德国(5%)和新加坡(4%)。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次的颁证还是有一个吸引外资的效果,这中间就可能会存在一些例如土地或是税收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据了解,各个地方为了吸引外资都有相关的政策,但是最终的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有的是税收返还的形式,有的可能是优惠土地的形式。而在叶檀看来给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颁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实际上,目前外资撤离或是说热钱撤离的消息不绝于耳,但是叶檀认为"从这上面来看的话恐怕是没有一个这样的趋势。其实这也是紧缩时期,跨国大型公司为下一轮的经济复苏在布局。这些公司都非常看中未来的落子会在哪里,这才是最关键的。"
迪士尼、淡水河谷大中华区总部抢滩落沪
从1980年8月8日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上海电梯厂成立以来,上海吸引外资规模持续扩大,外商投资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本次颁证的第十八批共2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中,6家进入了2009年财富世界500强行列,它们分别美国卡夫食品公司、瑞士诺华公司、美国迪士尼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法国索迪斯公司以及法国蓝格赛公司。
即将于2014年落成的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预计总投资将超过500亿元,该"巨无霸"项目也成为上海迄今为止最大的政府投资项目。昨日美国华特迪斯尼公司将跨国地区总部设在上海这一消息一经传出,吸引了不少"米老鼠"粉丝们的眼球,迪士尼概念股也得到全线上扬。
据悉,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是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在上海设立的管理型公司地区总部。华特迪士尼公司是多元化的国际娱乐企业,共有五项主要业务:媒体网络、迪士尼互动媒体集团、影视娱乐、迪士尼消费品、主题乐园及度假区。除在美国本土以外,迪士尼有三个新兴市场,分别是中国、俄罗期和印度。
对此,迪士尼内部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颁证的地区总部实际上就是迪士尼大中华区总部,未来其主要责任区域包括上海、北京和广州三个办事处和香港迪士尼乐园。其实,公司也早已在2005年,迪士尼在中国的业务就开始由香港向上海倾斜,其消费品亚太区总部也由香港迁到上海,并正式成立华特迪士尼有限公司。目前,由华特迪士尼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张志忠全权负责。"
对此,有关分析人士表示,迪士尼将上海设置为大中华区总部的这个动作意义深远。据最近消息称迪士尼配套的道路工程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7条配套道路中的2条道路的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已经批覆,计划于今年10月开工,最快于2014年开园
此外,已在1994年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的淡水河谷,因其在中国从未就公司业绩、发展计划等与中国媒体正式沟通过,对于这个被喻为是"第三个铁矿石巨头",许多中国的公众总也搞不清。其实,目前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早已设有2家子公司。
此前沸沸扬扬的"力拓案"和铁矿石长协价谈判,早将众人的眼球转而吸引至开始在中国大张旗鼓做动作的巴西淡水河谷。此时,基于中巴两国向来良好的关系的考虑,国人出于利益的考虑自然希望中方和淡水河谷能够尽快达成协议。但由于两国的利益和实际存在的困难,铁矿石价格的谈判注定充满波折。
淡水河谷矿产品(中国)有限公司是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ompanhia Vale do Rio Doce,CVRD)在上海设立的管理型公司地区总部。对于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淡水河谷这个动作的发出,不禁令人怀疑它们会否是趁势而上,想在中国大发一笔"横财"呢?
早前,淡水河谷巴西总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们期望通过投资、采购、创造本地就业机会和产品销售等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关系。"
随后,淡水河谷方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淡水河谷将地区总部设立在上海,充分体现了公司对中国本地市场的高度重视和长期承诺。淡水河谷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市场的联系与合作,支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兰格钢铁分析师吕阜臻对记者表示,对于淡水河谷将上海设置为其在中国业务的总部,其实这一消息早在公布之前,已在钢材圈中已经传开。将总部设置在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上海,对他们来说肯定是非常理想的,对于他们的这一举动并不意外,完全是在意料之中的。
"这是它们整体的布局和定位之一,其实从前期的'力拓案'发生后,相对于其对手力拓陷入'间谍门'的被动,淡水河谷邀请著名球星罗纳尔多作为形象代言人将广告登上了北京公交车身,这一行动无疑就是它们发起新攻势争取在华的最大利益的前期伏笔。它们不会为了眼前短期的铁矿石方面的利益而选择将总部落户上海,他们除了经营铁矿砂外,还经营锰矿砂、铝矿、金矿等矿产品及纸浆、港口、铁路和能源等,我想他们是想扩张其它的业务在华吧。" 吕阜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