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回落引发了海内外的一些担忧。只有认清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外部经济环境的走势、内部的发展潜力,才能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前景得出理性判断。
回落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到目前看主要还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是我们让经济增长回归常态。”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分析认为,货币政策大幅回收流动性,各项刺激政策到期退出,房地产受到调控,意图是稳定物价,去除泡沫,让整个经济增长依靠内生力量,回归到常态。
排除大幅下滑的可能性
联合国12月1日发布报告说,明年将是世界经济继续低速增长或重新陷入衰退的关键一年。
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进出口总额相当于GDP的比重)仍有50%左右,外需的持续恶化必然导致经济增速的进一步放缓。PMI指数在11月份回落至临界点以下,也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速仍将延续回落势头。
“中国经济增速未来将继续回落,但内需相对稳定,基本可以排除经济增速骤然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
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看来,中国经济今后最大的风险将是遇到痛苦就放弃结构调整和转型努力,就想到货币政策“开闸放水”。换一个角度看,这正是结构调整的难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