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的进入,究竟是中小房企的“强心剂”还是一帖“慢性毒药”?
民间贷款普遍超过5%的月贷款利率让人咋舌,而“驴打滚”、“利滚利”的模式更是让贷款人多承受不住。高月贷利率之下,老板变“债奴”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但民间闲散资本却在逐利意识的驱使下,疯狂涌进民间贷款市场。民间贷款是“解渴”还是“慢性毒药”,怕只有中小房企“冷暖自知”。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以上标准就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投资者应稳字当先,选择依照国家法律放贷的公司进行投资。
资金链,是房地产企业的重要“命门”,但在“楼市调控”和“信贷紧缩”这两柄重剑的打击下,长沙中小房企显得有些招架不住。当正常的融资渠道因调控而基本关闭,利息较高的民间借贷甚至高利贷也成了中小房企的选择。
但民间资本的进入究竟是给这些中小房企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还是服了一帖“慢性毒药”?为此,在位于长沙芙蓉南路的某资金担保投资公司卧底7天,一探究竟。
自国家房贷政策一再收紧之后,长沙数百家民间贷款中介机构在马不停蹄地吸纳民间资本的注入,再以每笔房贷不超过1000万的规模,以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的高息放贷。然而,“驴打滚”式的循环利滚利模式已让众多参与了民间贷款的中小房地产商不堪重负。
高达7%月贷款利率让人咋舌
2011年11月16日,来到位于长沙芙蓉南路的某资金担保投资公司上班。4、5名男女业务员、几张桌子、几部电话,就是这个民间贷款中介公司的基本构成。没有挂牌、没有任何营业执照,该公司打着所谓信息导航、融资咨询的幌子,大张旗鼓地开展民间贷款业务。
上班第一天,一位深谙其道的同事迅速上前接待,他首先询问徐先生贷款的数额、用途、公司规模等情况,然后突然发问,有没有预先打电话给公司?有没有介绍人?并反复索要、查看徐先生的法人证及其公司的营业执照、公司资质等相关证照、手续。
在出具了所有证明和介绍人的联系方式之后,徐先生道出了前来贷款的缘由:“我们贷款两个月,主要是应付另一笔民间贷款的利息和银行缓解按揭一拖再拖带来的资金压力。”对此,接待徐先生的这位同事直截了当地表示:“可以贷款,1000万以下,要是有固定资产抵押或以开发房产进行抵押的话,贷款很快就能贷出钱来,最快一个星期。”徐先生提出要加大贷款数额,但被担保公司负责人当即拒绝。
让记者意想不到是,这家担保公司竟向徐先生开出了7%的月贷款利率。徐先生一再要求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低于银行利率4倍的利率计算,但被拒绝。上述接待徐先生的同事说:“我们的利率是按照低于银行利率4被的标准算的,但没有包含手续费;手续费和业务费是公司股东大会表决通过的,按比例算,整体月息就到了7%左右;现在到哪里借钱行情都一样。”此话一出,徐先生连连咋舌,望而却步。
待徐先生走后,得悉这样一个事实:目前,长沙各大银行一方面在限制放贷,另一方面在收拢贷款客户和担保公司的资金,在担保公司都拿不出大额资金的情况下,民间贷款机构放贷数额均在1000万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