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上海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上海分站 >> 上海资讯 >> 在金融危机中变危为机

在金融危机中变危为机

来源:深圳商报 编辑:小樊 2011年10月24日 08:56:05 打印

导读: 近段时间,关于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然而,深圳商报昨日采访中发现,深圳市郎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的个性化电脑、多媒体迷你音响等电子产品却在海外市场逆势扩张,成为深圳市光明新区销售总额第一的民营IT企业。该公司董事长钟小荣说:“通过科学管理、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可以在金融危机中变危为机。”

  逆市发展 信心很重要

  问: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二十七次会议上提交的《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称,当前广东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有50%的企业调查显示处于亏损状态或利润率在2%以内,你对此有何评价?

  钟小荣:郎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1998年开厂创业,正是亚洲金融危机重创深圳出口企业之时。13年后回看创业之路,信心很重要。而信心是建立在对企业的科学管理、科学发展规划基础上。1997年开始,因海外市场萎缩,内地的港资、台资大企业用人成本高,小企业订单少,经营在不同程度下陷入困境。郎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虽属市场新军,但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去适应市场需求。

  问:你当时如何逆市赚取“第一桶金”的?

  钟小荣:创业之初,我们的启动资金非常有限,除了打工5年攒下的不多积蓄,再就是七八个朋友的些许资助。我们先以内销市场为主。由于产品价格低、质量好,深圳市凯顺达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东莞市宝财实业有限公司等外贸商主动找上门来。借助他们的牵线搭桥,打着“郎行天下”“狼行天下”名牌的“深圳制造”开始走出国门远销迪拜等阿拉伯国家。2008年,在内销两三千万元营业额的基础上,郎行天下推出的电子产品在经济危机的氛围中从国外逆市赚到了200多万美元。

  “深圳制造”攻占海外市场

  问:2010年,郎行天下公司的个人电脑、多媒体迷你音响等数码产品在海外市场逆势扩张,出口额达2800多万美元,国内销售2200多万美元,成为光明新区销售总额第一的民营IT企业。经过两次金融危机洗礼,企业不断壮大。你觉得哪些经验最值得分享?

  钟小荣:郎行天下在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中起步,在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海啸中成长壮大,我们给这两次“危机”的企业应对方案定调为:机遇。金融危机使海外市场疲软,购买力降低。一方面,我们采取“物美价廉”的产品对策,减少外贸公司等中间环节,向海外商户进行厂家直销;另一方面,宁可自己少赚钱,也要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把每件“中国制造”的小商品当作良心活儿来做。

  比如,2010年10月,公司的来料品质管控人员检验出供货商送来一批电脑芯片“货不对板”。虽说从优等品降为一级品不影响功能使用,客户也不易察觉,但我们仍坚持退换原料。这个决定让很多员工不理解。这批1000台销往印尼的电脑产品如果延期交货,公司会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可是对一家出口企业而言,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非常关键。出口产品退换货和维修,成本较高,如果厂家没有把好关,不仅损害自己的产品信誉,还会将海外代理商卷入麻烦之中,影响以后的合作。所以,我们很坦率地将芯片问题和决定告知商户,并表示愿意承担全部损失。没想到,对方表示很满意,后来还追加了订单。

  问: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被贴上了“价廉而已”的标签。这一点在中小企业身上尤为明显。你的产品是如何让海外消费者突破这种思维定势的?

  钟小荣:价廉并不是中国制造业海外销售的劣势。2011年前三季度,郎行天下公司海外市场销售量快速增长40%,在巩固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市场的基础上开始进军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市场拓展的其中一个利器就是价格优势。试问,谁不喜欢物美价廉的产品?

  在此基础上,我们强调顺势而为、因地制宜,推出适合出口地民族特点的产品。比如,阿拉伯人追求色彩艳丽、款式新颖,我们就跳出国内电子企业互相抄款、一哄而上的“怪圈”,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媒体插卡音响、个性化电脑等数码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获得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认证,赢得了海外市场订单,而且拥有了市场定价权。中小企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我想上述经验既是郎行天下努力的方向,也值得同行借鉴。

  年轻人创业的机会在哪里?

  问:国内很多年轻人刚毕业就想开始创业之路。自闽西革命老区走出来,从一个白手起家的“打工仔”成为出口额近3000万美元的企业老总,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钟小荣:1992年我刚满20岁,中专毕业,分配到家乡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水泥厂上班。在并不富裕的闽西地区,这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可我连一天班都没上,就选择了南下打工。我当时跟不解的亲友们说:“年轻人就应该出去闯一闯。”这个“闯”字,现在来看,并不是凭着一股子蛮劲,还要肯吃苦、勤动脑、做有心人。

  当时的深圳,最为繁荣的是电子制造、服装生产等“三来一补”产业。而我学的硅酸盐水泥技术在这座城市几乎无用武之地。于是,我选择了改行,从流水线的普通工人学起。朝八晚十的流水线工作很艰苦,薪酬也低,但我没有放弃。我把这5年当作学习的机会,不仅学他们的技术,还琢磨港方、台方人员的管理机制。这样,到1997年,我已掌握较为全面的电子产品生产技术,而且熟悉企业的管理流程。在随后的创业中,借助专业的企业管理顾问公司,郎行天下很快走上正轨。

  问:从流水线工人到企业管理者的角色转换,会否对企业的发展更为有利?

  钟小荣:经过13年发展,郎行天下公司建立了坪山大工业区和公明玉律两个厂区,有1200多名员工。虽然配备了先进的现代化生产设备,但公司的发展壮大仍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和智慧。尤其是亲历过一线岗位的艰辛之后,更懂得“让劳动者体面劳动有尊严生活”的重要。比如,我们成立了公司文体部,定期为员工举行生日会,开展文娱活动,节假日安排外出旅游。每年对困难员工进行补助,每年仍坚持从收益中拿出资金改善员工福利。2011年,当许多中小企业遇到“招工难”的问题时,郎行天下并不存在上述困扰。相反,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2个工人可以完成3个工人的活儿,我们还可以从纷至沓来的求职者中挑选更为优秀的工人。

上一篇:中国钢材网早评:缺口压力较强 期钢反弹有限

下一篇:三季度GDP同比增9.1%

热点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