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上海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上海分站 >> 上海资讯 >> 上海基层政府优化审批制度

上海基层政府优化审批制度

来源:新华网上海 编辑:田甜 2012年02月13日 09:57:07 打印

  政府审批制度的优化关键在放权,放权的核心是放“利”。上海市徐汇区政府新近表示,在推动区域内国家级开发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当地政府破常规但不破法规,通过将相关审批事项的前端部分下放,简化政府审批环节,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据了解,在徐汇区,有国家级的漕河泾开发区,原来是制造业“独大”,如今已在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方向转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金融服务和先进制造业项目正在向园区集聚。

  在这样的转型关键期,徐汇区各相关部门从去年起,尝试把“导向产业政策”“现代服务业政策”“专利试点企业及小巨人企业政策”“上市企业扶持资金政策”等近百项政策宣示权,直接下放给区政府在开发区的基层工作部门“综合协调办公室”。为了便于操作,主管部门还从投资规模、税收预期等几个方面,分别把政策实施的参照样本交给工作人员,便于他们与企业洽谈时掌握分寸和尺度。

  上海徐汇区政府人士说,为了促进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当地政府部门都有一些“富有含金量”的政策。原来,这些政策的宣示、申报、审批到兑现各环节,基本都掌握在“上级”手里,“政策的供需双方见面比较难”。开发区综合协调办公室负责人也说,原来企业要政策,“由于没有授权,工作人员不敢多说,一般都是向上递”。

  如今有了授权,基层人员就有了“底气”。哪一类型企业、什么政策、租金补贴多少、扶持资金多少、怎么兑现,都有了依据。相关工作人员说,有了“前道的工作”,最后到主管部门审批时,相关政策大多数得到了兑现。

  此外,经过相关部门的正式授权,企业注册登记的预审业务也得到了下放。为了承接这些授权,漕河泾开发区综协办专门派工作人员到工商部门的咨询、受理、预审、审核、审批等环节“滚”了一个月,熟悉相关的流程和政策要点。据相关人士说,目前在行政审批中,一些由“转型而来的转型事项”最难处理。即使实施“网上并联审批”,期望提高审批效率,但遇到这样的“转型事项”时,相关环节都会“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愿先批”。

  徐汇区政府人士说,基层出现的具体的“转型事项”,基层应该有发言权,主管部门应该及时听取意见、及时协调、及时调整。只有“模糊地带”廓清后,审批工作才能真正提速。

 

上一篇:本周中厚板预报(2.12-2.18)

下一篇:本周热轧板卷预报(2.12-2.18)

热点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