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上海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上海分站 >> 上海资讯 >> 上海:90后志愿者诠释“海宝一代”精神

上海:90后志愿者诠释“海宝一代”精神

来源:新华网 编辑: 2010年05月04日 09:12:00 打印

     2008年北京奥运会催生“鸟巢一代”,2010年上海世博会则催生了有更多“90后”参与的“海宝一代”。他们在“五一”期间倾情奉献世博,用高尚的志愿服务精神诠释了青年人应有的精神风貌。

  早晨4点半起床,5点半将香喷喷的早餐送到复旦大学志愿者们的寝室楼下——这就是1991年出生的姚懿芸在“五一”期间的任务。作为一名城市服务站点的“储备志愿者”,复旦大学大一学生姚懿芸说:“不能进世博园区为游客服务虽然有点遗憾,但是任何一种奉献都是快乐的!”

  “储备志愿者”的工作并不轻松,他们是为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每天,他们除了送早餐,还要为当天过生日的同学送上蛋糕。姚懿芸说,看到同学接过蛋糕时感动的模样,自己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

  在世博园区鲁班路入口,担任问询、秩序引导工作的邓浩然和林立在太阳底下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谈及开园以来的服务感受,这两位大一学生说是“既高兴又寂寞”。高兴的是自己优质周到的服务得到了游客的肯定,寂寞的是即使低峰时段鲜有游客还得时刻准备着。

  “有位老大爷中午来问路,下午经过这里时又看到我们,硬是让我们赶紧找个地方坐下休息,还说如果不去休息他就去投诉。”说到这里,邓浩然不禁一笑,难掩心中的感激和自豪。

  “基本上所有前来问询的人都很客气,一位大叔特意跑过来给我们敬礼,”林立说,“还有一位小女孩,反复叮嘱她妈妈要感谢我们。她长大了肯定是新一代的志愿者。”

  在世博园区东侧的媒体注册中心,一群身着园区志愿者服装的人,至今还没进过园区,但是他们无怨无悔。华东师范大学“90后”大二学生崔婧哲就是其中的一员。4月26日以来,她已经接待了千余位中外记者。

  “为国家、为人民做奉献,这不仅是老一代的精神财富,更应该是我们青年一代的做事准则,”崔婧哲说,“社会上有些人给我们90后青年贴上娇气、缺乏责任感的标签,我们就是要通过世博志愿活动,让全社会对90后放心。”

上一篇:世博园区做好准备应对大客流

下一篇:发展中国家在世博会上展示别样城市发展模式

热点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