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上海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上海分站 >> 上海资讯 >> 2月26日钢市早报—走低

2月26日钢市早报—走低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 2010年02月26日 09:24:00 打印
矿石合同价格,可能会相对2008-2009年度大幅上涨60%~70%(2009-2010年度未达成协议),原因是矿业巨头日益支持改变沿袭了40年的旧基准价格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60%~70%上涨幅度与日前另一则外电报道所称“中国五大钢企已与矿业巨头达成基准价较2009年上涨40%”相去甚远。有分析师认为,这只不过是双方开始认真谈判前国际铁矿石巨头故意“放风”。

  “60%~70%上涨幅度可能性不大,长协价超过现货价就没什么意义了,我认为上涨30%~40%幅度差不多。”申银万国钢铁分析师赵湘鄂表示。

  争论长协价涨幅之际,现货价正在反弹。2月24日,天津港63.5%的印度粉矿CIF期货参考价格达135-138美元/吨。业内人士称,在铁矿石现货价较2009年长协价暴涨近100%的背景下,国际矿商推动铁矿石走向“现货价”并以此倒逼“长协价”。

  这种利用现货倒逼长协的做法,正是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巨头惯用的谈判策略。力拓、必和必拓等铁矿石巨头一方面通过大量租船来拉高海运费,抬高以到岸价结算的现货矿价格;同时减少现货矿投放量,以进一步拉高现货价格,从而为铁矿石谈判营造对己方有利的市场氛围。

  分析人士表示,当前铁矿石谈判处在一种“冷战状态”,缺乏合作共赢的气氛;一些矿业巨头“唯利是图”,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这对供需双方都是不利的。

  年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高达60%以上。由于中国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三大矿山漫天要价,直接抬高中国钢厂的生产成本,挤压利润空间。

  “今年的谈判将是一场拉锯战,短期内不会有结果。”赵湘鄂表示。

  今明两年铁矿石价格涨幅可能接近

  据矿业行业消息人士本周对外媒称,2010-11年铁矿石合同价格大幅上涨60%-70%已经不再是不可能的了,因全球矿业公司日益支持改变沿袭了数十年的旧基准价格体系。

  这与数月前矿业公司非正式谈判时要求的30%-40%涨幅相去甚远。

  之所以要大幅提高基准价格是因为现在的现货价格已经较2009-2010年的基准价格上涨了一倍。一些分析师认为这只不过是双方开始认真谈判前生产商作出的姿态而已。

  但最近对矿业公司争取使基准价格贴近市场价格的猜测已经促使价格预期上调,其中Eurasia Group和BMO Research都上调了预期。

  上周四将涨幅预期增加一倍,预计粉矿涨40%;块矿涨45%,球团矿涨55%。

  的DamienMa在一份报告中称,由于现货价格处于历史高位,铁矿石公司在谈判中占据上风,没有妥协动力。而且三大矿业公司现在显然都支持改变年度基准价格机制。至少涨价40%似乎是可能的。

  上周,一位与中国钢铁厂联系密切的分析师对道琼斯(Dow Jones)称,中国的一些钢铁厂已经接受了必和必拓(BHPBillitonLtd.,BHP)较去年基准价格涨40%的临时报价。

  临时性价格将从新合同年度开始执行,一旦达成最终合同价格,则将补足差额。

  这位矿业行业消息人士并没有价格谈判的第一手信息,但他表示临时性价格可能会成为最低标准;也就是说,最终价格会更高。

  必和必拓(BHP)拒绝置评。但该公司发言人RubanYogarajah提醒道琼斯注意必和必拓首席执行长MariusKloppers近期的讲话。

  在2月中旬的业绩发布会上称,许多分析师已经基本忘记了基准价格本来就应该是市场价格。

  【钢铁市场】

       钢管对美出口被逼入绝境 商务部称美国应当检讨

  去年10月底,美国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5个月后,美方的新裁决让我国的这一产品再遭劫难。美国商务部日前宣布初裁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从11.06%-12.97%不等的反补贴关税。

  美国、欧盟、阿根廷等经济体频频的贸易调查,使得对外依存度高的我国无缝钢管形势严峻。2008年,我国无缝钢管出口美国229万吨,2009年这一数据骤降至40.64万吨。此番美国“出手”,中国无缝钢管出口美国被逼入绝境。

  现状

  出口美国钢管量已几乎为零

  美国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说,2006年-2008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增加了131.52%,金额增至约3.82亿美元。

  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应美国钢铁公司、V&MStar公司、TMKIPSCO公司以及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要求,就反补贴案立案。中国商务部官员当时曾表示,盲目指控自中国进口产品存在倾销或者补贴,缺乏事实依据,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据悉,美国商务部将于今年5月对中国无缝钢管做出终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在6月份做出终裁。

  北方一家从事无缝钢管出口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事件基本上已经翻不过来了。对于企业下一步将如何应对,这位负责人则不愿多谈。

  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受到美国方面的压力,2009年4月以来,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无缝钢管量已几乎为零,而在2008年最好的时候,无缝钢管对美出口占比超过37%。

  前景

  国内企业面临严峻考验

  从1996年起,中国一直是遭受贸易保护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钢铁及其制品是重点“照顾”对象,而管材又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品种。2009年,国外共有8起针对中国管材的贸易保护案件。

  分析师认为,美国对中国无缝钢管反补贴调查的成立,将使中国不得不提高对美出口无缝钢管的价格,以维护企业利润,这样将导致中国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没有价格优势,势必会降低中国出口美国无缝钢管的数量。

  近年来,由于我国钢铁业提倡提高钢材产品的板管比例,板材和管材类产品产能迅速扩张,出现了结构性过剩。无缝钢管对外依存度较高,一旦出口受阻,国内资源压力就会加大,供需矛盾更加凸显,管企在国内的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势必会使一些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王国清指出,相比之前美国对石油管材调查涉案的32亿美元金额,此次调查范围内的无缝钢管金额只有10多亿美元,但是由于管材占中国钢材出口的比例在走高,因此对企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胡艳平指出,中国钢铁业之所以频繁遭遇反倾销调查,首先是因为钢铁业是支柱型产业,是各国贸易保护的重点行业,而中国钢铁业产量大、出口大、涉及金额大,因此一直是贸易摩擦多发行业。其次,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出口企业多而散,而且产品结构性过剩较为明显,使得企业依赖和争夺国际市场。

  声音

  商务部:美国应检讨

  对于美方此次的做法,我国商务部相关人士认为,“经济危机以后,在各国经济放缓、就业矛盾突出的特殊背景下,美国相关部门受到利益集团及相关利益方的压力,不得不大量采取贸易救济措施”。

  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共对中国产品发起包括反补贴、反倾销以及特殊保护在内的23起贸易救济措施,案件数量增长53%,涉及中国出口规模约76亿美元,金额增长8倍。“美国采取的大部分贸易救济措施,看似是在WTO规则之下实行的公平之举,但背后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

  而中国产品之所以屡遭调查与裁决,与美方借此向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也不无关系。

  从全局来看中美经贸关系,到2009年底,美国已累计在中国设立企业将近6万家,至今仍在运营的约有3万家,涵盖了29个制造业和100多个服务业投资领域。“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因此美国采取全球投资、全球生产的模式,直接在华生产销售的规模是美国产品出口到中国的两倍。”姚坚认为,从这一角度看,中方在中美经贸中早已是逆差。

  目前美国正在实施“出口新战略”,表示要扩大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姚坚反问,如果每个国家都效仿美国的做法,那么哪里会有他们的市场?“美国应该检讨去年的做法,在今年防止滥用贸易保护措施,才能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上一篇:产业振兴迈入落实年 钢铁提前布局

下一篇:产业振兴迈入落实年 钢铁提前布局

文章推荐更多>>

热点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