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齐鲁证券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笃慧做客节目,分析钢铁行业投资机会。笃慧认为钢铁业最大风险是产业链需求下滑。
主持人:刚才我们也说到了,目前很多投资者对这个行业相对来说比较悲观的,笃慧说到大家对宏观经济的一个预期,我们短信平台上也有听众朋友问到目前利空因素具体来说会有哪些?
笃慧:具体来说最多还是来自于未来投资,尤其商品房,限购之后,在二三线城市限购之后会带来房地产投资的下滑,房地产不仅是整个地产行业用钢需求,还关系到整个投资品,比如机械挖掘机、平整机,包括像房地产限购之后会带来家电消费的减少或者是一些汽车消费减少,是整个产业链需求下滑的风险。
主持人:另外最近也是我们看到了很多券商的研报对于钢铁股现在也是持续的看好,但是所谓现在也有一种分化的情况,就是我们刚才也提到了,现在很多投资者是对于钢铁业板块是看空的,但是很多券商却看好,您认为券商在研究其中的原因又在哪里体现出来呢?
笃慧:从长期来看钢铁板块确实像主持人所说的,它并不是看好的一个行业,但是它存在阶段性的交易机会,比如目前来说它的PB估值是非常非常低了,另一方面它存在一个阶段性短缺的这样一个可能性,它存在一个上涨的机会,从中长期来看的话,因为中国钢铁行业并不是一个完全市场配置资源的一个过程,它更多的话有国有企业和一些市场配置资源的民营企业共同夹杂之间,如果是一个纯的市场经济的话,很多的低效产能会逐步的退出这个市场,而从目前的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更多的话我们的国有企业现在处于在成本,铁矿石定价机制变化之后,从成本线这块来看,两者原材料获取,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已经不相上下了,但是民营企业在管理效率各方面远远优于国营大型企业,这部分国营企业变成低效的产能,但是这部分的国营企业是没有办法退出这个行业的,所以等于。
主持人:广告之前我们说到了对于现在很多投资者和券商之间的一种分化的情绪,投资者可能对于钢铁行业是看空的,但是券商对于钢铁行业短期是看好的,原因刚才分析了一部分,下面请笃慧继续。
笃慧:从长期来看,刚才我们说的钢铁行业更多集中在一个交易性机会,从长期来看,钢铁行业是一个相对比较畸形的行业,它是由于国营的低效产能,可能目前来看是没有办法退出,而民营的这些的话,高效的钢铁企业目前盈利情况非常非常好,比如说,目前的钢价情况下民营企业吨钢净利可以达到400到500块钱,而国营大型钢厂毛利才有40到50块钱,这样一种情况下,高效产能不断的扩张,而低效产能没有办法推出,等于是你整个行业的产能周期被人为的拉长,而我们投资标的更多的都集中在这种国营大型钢铁企业,如果要想这部分企业获得利润的话,必需等到全行业产能出现短缺,而产能短缺就是看需求的一个变化,因为中国钢铁需求在全年分布来说,并不是一个完全平均分布的,因为它有季节性或者是政策性的一些变化,它会存在阶段性短缺的可能性,这也是钢铁行业企业,是我们上市公司获得利润的一些机会。
主持人:另外我们再来看一家券商的观点,来自长城证券,他也说到钢铁行业钢铁板块三季度最差的预期已经明确了,行业的负面因素已经充分显现,并且被资本市场所表达,因此长城证券认为,上涨的概率以及空间都要高于下跌的概率和空间,钢铁板块反而会成为安全度比较高的防御的品种,对于这样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乐观的观点,笃慧怎么看?
笃慧:我觉得首先,安全性我觉得和整个估值水平钢铁行业已经非常非常低了,这点我是统一的,就是说像宝钢、鞍钢、武钢,其实从它的估值水平来讲已经接近了2008年最差时候,下跌空间已经非常非常小了,再加上一些催化剂,钢铁行业出现阶段性短缺,它是存在一些上涨的可能性的。
主持人:从政策面观察,我们也看到工信部颁布了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希望通过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将现在大约800家钢铁企业减少到大约200家,通过一系列重组、整合也会利于解决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笃慧怎么来看这样政策方面对钢铁行业产生的利好呢?
笃慧:首先这一点实质性影响我觉得是非常有限的,兼并重组如果是在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行列是有效的,因为重组的话它的核心目的是优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比如说日本70年代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危机之后它有一个联合重组把企业数量大幅收窄,收窄之后有几个好处,首先会联合你的采购渠道,第二就是像一些矿山,他们在矿山那块有投资,这样会把你物流的渠道包括铁路、船队以及技术方面都进行共享,提高整体企业的运营效率,但是国内的大型的钢铁企业来看,它整合大部分还是以行政方式整合,就是一个简单的产能加合,包括现在的鞍本重组,包括目前来看一些国有企业的重组,更多还是表面上的产能加合,从效率上来讲并没有得到一些提升,包括它原材料采购途径,包括它的区域市场控制力度,包括其他一些方面,并没有达到一个兼并重组真正的目的,所以我对这方面政策消息相对比较谨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