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落”的美元与“崛起”的人民币成为全球市场的两大主角。人民币在短短几个交易日突破6.4,再次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币大幅升值,与高通胀、贸易顺差高于预期等宏观因素密不可分。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本周5个交易日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跳升超过500个基点,升幅接近0.8%左右,日均波幅已飙升至130多个基点,是前一周41个基点的逾3倍。
具体来看,8月8日和8月9日,人民币已经出现了加速升值的苗头;8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破6.42;8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91,首次突破6.40整数关口,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单日涨幅亦扩大至176个基点,刷新9个月来的单日涨幅纪录;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72,连续3个交易日创出新高。
有专家指出,在美联储重申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的背景下,美元继续维持疲软走势无疑将成为全球金融市场 的大概率事件,长期来看将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加大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对冲这一风险。
人民币为何在本周加速升值?业内人士指出,主要是受7月贸易顺差数据大超预期的刺激。近期看来,央行将更倚重汇率工具来调控。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315亿美元,与6月份的223亿美元相比明显扩大。
交银国际指出,近期美债遭降级事件使市场关注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安全性,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缓慢使得已经过多的外汇储备仍在继续快速增长。交银国际认为,人民币升值是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美联储已经明确在2013年前不会加息,而中国国内面对通胀压力,不能采取美联储那样的宽松政策。中国为了获得更大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势必要加大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比去年底贬值了1.5%,显然这并未对出口部门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人民币存在继续升值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