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汇率战中,中国一直坚持自己的立场。尽管投机者所期望的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可能性逐渐变小,但中国推动人民币稳步升值的政策并未改变,这引发了关于人民币将成为一个新“避风港”的讨论。
巴克莱资本驻香港大中华区交易主管Patrick Law表示:“随着全球越来越普遍地使用人民币,它可能会成为一种避险货币,特别是在人民币兑美元可能每年上涨2%至3%、而瑞士法郎兑美元的涨幅可能为零的情况下。”
在亚洲内部,新加坡元和日元是传统的避险货币。然而,对那些有渠道投资人民币的人来说,人民币很快也将成为一种避险货币。
“近几个月来,不断出现一些隐秘的迹象,表明人民币正成为一个避风港。”法国农业信贷投资银行外汇策略负责人米图·科特查表示,“本次危机实际上可能加快了全球使用人民币的脚步。”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速度将稳定在每年3%至5%,但如果通胀见顶已成定局,那么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可能会降低一个档。
目前,人民币成为避险货币的主要障碍在于,全球投资者难以找到投资人民币的渠道。
“人民币有潜力成为避险货币,但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亚洲研究主管关家明表示,“在实际操作层面,投资人民币的渠道不多,而且流动性仍然严重不足。”
“问题在于,人民币需要多久才能实现完全可兑换。5年后,我们还需要这样一种避险货币吗?我希望是不需要。”
香港居民每日最多可购买2万元人民币(合3130美元)。去年,香港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额飙升,达到5500亿人民币以上,占香港总存款额的10%。
但投资机会仍然稀缺。点心债券仍只相当于人民币存款额的20%。
根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统计,2010年,香港只发行了17只点心债券,而今年迄今已发行59只。
尽管点心债券发行数量增长迅速,但供应仍满足不了需求。Puay Yeong Goh表示,其结果是,此类债券的交易价格“非常高”。
如果通胀出现走低的迹象,这种局面可能会改变。中国一直对允许内地企业赴港以当地较低利率融资并将融得款项汇回内地持谨慎态度。
例如,消费品集团联合利华最近发行的点心债券,收益率仅为1.15%。
但在8月份,中国宣布了一项配额制度,允许内地企业通过点心债券市场融资,总融资额将为50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中国财政部第三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此举被视为对点心债券市场实验成果的肯定。
Patrick Law表示:“随着通胀放缓,应该会有更多的点心债券发行。”
“很可能会出现规模更大的中长期点心债券发行,这将有助于满足避险性投资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