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新司法解释出台后,目前,上海并没有出现部分专家预测的“婚前个人买房”大增的局面,反倒是夫妻双方共同买房的意愿增加。从婚前一人买小房转变为两人共同署名买大房。一来解决“加不加名字”的难题,二来财力增加,可以一步到位,以后不用再换房。
婚前购房未明显增长
婚前拥有各自的房子,成了婚姻法新司法解释出台后不少人尤其是女性购房者的理想,此外,去年开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限购,婚姻双方也希望尽量在婚前分别购房——既是自己的财产,又能避免婚后被限购。但事实上,近期婚前购房的比重并没有明显增加。
记者询问了松江九亭、宝山通河等五六个近期成交还算可以的板块,所在区域的中介都称婚前买房没有明显增加。
限于单方的资金、收入实力有限,婚前一个人买房要想一步到位往往难以如愿。21世纪不动产静安区域总监李栋告诉记者,市中心房价仍然较为坚挺,买套像样点的婚房少说也要三四百万,近期只碰到过一两个婚前单独买房的案例,往往买房人还需要父母出钱资助。
共同购房意愿增强
婚前买房没有增长,但据记者从各大中介了解到,一些原本一方买套小房型当婚房的,转而成为夫妻双方“合计”买套大房型,然后署上两个人的名字。
21世纪不动产一位门店经理告诉记者,近一周来他已经接待了两组中途“变卦”的买房人。原本告诉他想买80平方米左右的两房,后来突然告知要买120平方米左右的三房。购买力“倍增”的主要原因是女方同意共同出资。当然,房产证上要共同署名。
汉宇地产市场研究中心分析认为,婚姻法新司法解释出台将催生三类购房意愿:一类是本来不打算买房的,满足于租房结婚的未婚家庭,双方决定共同出资买小户型婚房;另一类放弃小户型购房计划,直奔大户型。两人共同买房比起一人买房,无论是首付、贷款实力都有可能倍增,目标房源也从原先一方能承受的小户型、低端房源升级为双方能承受的中大户型中高档房源;第三类是置换型,也就是已婚家庭抛售原来一人购买的小户型住宅,重新再买一套大户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