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期市近期走势可谓惊心动魄,自上周四(20日)5个品种主力合约跌停后,商品期市从上周五开始出现明显反弹,本周二(25日)午盘后多个品种盘中还出现涨停。至收盘,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普遍收涨:期铜领涨,石化类商品全线大涨,三个期交所中仅3个品种收跌。
截至收盘,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铜领涨,主力合约收于每吨5.67万元,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涨3210元,涨幅6%,盘中曾一度触及涨停,而值得一提的是,沪铜前一交易日同样上演反弹好戏,收涨5.98%。除了铜期货主力合约,橡胶期货主力合约也在盘中触及涨停价,收于每吨2.67万元,涨幅4.43%;前几日走势较弱的塑料主力合约昨日也将涨停进行到底,收于每吨9185元,涨幅4.97%。
关于期市连续走强的原因,国际期货分析师葛宁指出,前一段时间欧美债务危机带来的利空影响大宗商品下挫。但随着消息面的缓和,期市开启了力度较大的一次反弹。24日发布的10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预览值为51.1,创5个月来高位,为4个月来首次站上荣枯分水岭线50上方,显示中国制造业回暖。葛宁表示,期市短线会继续强势,但中长期并不好说,这归根到底是由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忧虑之中,目前只能静待消息面的明朗来判断后市。
事实上,期货市场上周还曾一片惨淡。18日,国内期货市场全线飘绿,沪胶主力合约跌停,沪铜、沪锌增仓大跌,空方入场迹象明显。但随着10月26日欧盟峰会的临近,对此寄予厚望的投资者紧张情绪大为缓和,市场情绪普遍比较乐观。葛宁表示,欧盟峰会如果出台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案,那么对大宗商品是重大利好,可以定调期市。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还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