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两天,青海馆的人气在众多省市馆中一直排名居前,每天的客流量保持在5万左右。记者了解到,世博会开幕前不久发生的玉树地震震惊全国,青海馆也特别新增了玉树震前、震后景象的图片和短片,引来众多游客参观默哀。
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用特殊玻璃模拟出三大江河的逼真效果,展现了发源于青海的长江、黄河、澜沧江对于全流域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一走进青海馆,清澈的源水穿越着山水画境,婆娑的云雾飘动在神山之巅,“三江源头”的生态意境呼之欲出。
自然和原生态是青海馆最大的特色,为了让游客真实地感受到高原山地原生态植被的特色,青海世博办工作人员经过多方寻找,终于选定了一种叫“中华羊茅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海拔4500米以上生长的中华羊茅草种进青海馆。
“参观者的数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感谢所有人对玉树、对青海的关心。”青海馆常务副馆长李雅林告诉记者,为了让参观者看到玉树震前的地质图、青海的自然风光等,展馆内容进行了调整,特别展示了一张结古镇震前全貌的宝贵图片,由著名摄影大师、摄影评论家梅生当年所拍,地震的发生已让这张照片上所记录的景象成为绝版。
参观人流中,很多人都会主动向工作人员询问玉树地震的近况,在看完地震短片后自发默哀。家住闸北的张小姐怀孕6个月了,青海馆是她参观世博园的第一站。“与馆内展示的青海美景相比,地震的哀痛有一种强烈的反差,短片最后,有一行字幕‘玉树不倒,青海常青’,这就是我想对所有震区人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