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曾听说过,71年前,曾经有一位上海人自费参观了世博会?故事源于记者在一位藏家处见到的一块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车牌。这块牌照,原本在一辆派克牌汽车上,牌照上标明着NEW YORK WORLD S FAIR 19393C16 53。
记者寻访到了该车牌主人的儿子、现定居上海的蒋锡鹏。 “我的父亲名叫蒋子文。1939年,适逢二战期间,国际环境很乱,能去纽约的很少,当时家境殷实的父亲和姑夫乘着柯立芝总统号轮船从上海启程,去美国旅游。在这之前,祖父还支援淞沪前线,并在上海慷慨捐资办学、资助孤儿。 ”
1939年4月30日,纽约世博会召开。 “当时,在纽约的父亲很幸运地参观了纽约世博会。据说,当年纽约在世博会期间专门发放纽约世博会车牌,于是,父亲买到了这块牌照,为此还买了辆车,原本没打算长住的他特意在纽约住了半年。为纪念这段令人兴奋的时光,他将这块汽车牌照带回了中国。 ”
那么,蒋子文对纽约世博会中特别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蒋锡鹏笑了:“应当属电视机。父亲回来后告诉我们,电视机是最时新的发明,世博会通讯展区里,成千上万的游客挤在七英寸的电视机前,觉得这个小屏幕可神奇了。想想看,那是71年前! ”
1939年,纽约世博会已呈现现代大都市的摩天大楼,标志建筑兼世博会标志是特赖龙和佩里球,前者是高610英尺的三棱锥体形纪念碑,后者是直径180英尺的圆球,这让祖辈居于南京古城的蒋子文倍感震撼。
蒋锡鹏还告诉记者,父亲从纽约世博会带回很多纪念品,给孩童时代的他带来欣喜。至今,蒋锡鹏还保留了一些,比如反映美国风土人情的卡片,包括水族馆热带鱼卡片册等,是彩色的,制作很精致。还有一些国内见也没见过的仿真枪、电动船和玩具汽车。
据了解,由于处于二战时期,纽约世博会的观众人数比预想中要低得多,但至今为人们深深怀念,因为它在战争阴云笼罩下,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奔向未来的精神。
蒋锡鹏说:“转眼71年过去了,我们可以在家门口看世博会真是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