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上海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上海分站 >> 上海资讯 >> 最先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访汉诺威世博总规划师

最先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访汉诺威世博总规划师

来源:劳动报 编辑: 2010年05月27日 08:20:00 打印

   十年前,他在汉诺威世博会上首次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十年后,“可持续发展”风靡上海世博会,几乎所有国家馆的展示主题都与之息息相关。昨天,德国乃至欧洲城市规划界泰斗、76岁的阿尔伯特·施佩尔教授在上海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介绍了他眼中的上海世博会。

  76岁老人两天泡在世博园

  翻开教授的履历,最惹眼的就是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总规划师头衔。“那届世博会也堪称史上最成功的一届,但还是和上海无法相比。”施佩尔告诉记者,“汉诺威世博会是在当时汉诺威博览会的现有场地上举行的,我们就是对一些既有场馆进行了改造和升级,整个园区的面积只有上海世博园的四分之一。”

  前天和昨天,76岁的施佩尔特地花了两天时间参观了世博会浦东和浦西园区,这对于一个古稀老人绝非易事。之所以有这份热情,是因为他和上海世博会有着一段特殊情缘。“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后,我曾经参与过一个上海世博园总体规划设计的国际竞赛。”可以说,施佩尔是上海的一个老朋友。

  首度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

  施佩尔告诉记者,现在风靡全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早就是他在汉诺威世博会上提出的。“当时提出只是一种概念性,目的是让全世界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目标,要节能环保,但当时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法。”

  然而让施佩尔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可持续发展”在本届世博会上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可持续发展”得到了量化和形象化的展现。环顾本次上海世博会,探究城市或者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展馆比比皆是。施佩尔说:“时隔10年,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态上已经非常超前,技术上也正趋于成熟。”

  “可持续发展”住宅将现身沪上

  在本届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内,德国汉堡案例的“被动屋”体现了当今最主流的节能住宅形态,保温墙、三层隔热玻璃等“被动节能技术”都代表了目前“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最高水平。世博会后,代表目前全球最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住宅也有望现身上海,这就是由施佩尔设计的“安亭新镇”。

  他告诉记者,“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在德国受到当地的广泛接受。“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特点除了节能环保之外,所在的社区必须是功能齐全,要有教育、医疗等设施,环境适合人生活居住的,这些都将在“安亭新镇”得到体现。

  施佩尔表示,现在不仅是在中国也包括在欧洲,还是有很多建筑商贪图低成本而不愿意采用很多环保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我想通过上海世博会和安亭新镇的建立,让人人都能知道这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

  浦东浦西联动成最大亮点

  在施佩尔眼里,此次上海世博会最大的亮点就是设立浦东和浦西两个园区。“通过两岸的互动,带动整个上海互动,形成一个有活力的生活带,这是历史上其它世博会所没有的。”

  而世博园区的后利用,历来就是一件难事。“汉诺威世博会结束后,当时荷兰馆因为外形过于独特,造成留不得也拆不得,只能荒废在那里。”因此施佩尔也非常关注上海世博园在今年10月31日以后的去留。

  尽管目前上海世博园的后期利用还没有定论,不过施佩尔建议,浦东和浦西园区地块的世博会后利用应该有不同的定位。“浦西可以建成非常好的居住区,尤其是做成那种亲水的住宅产品。浦东因为有许多固定和保留建筑不拆除,因此建议建成居住和商务功能混合的区域,而沿江的绿地可以建成城市公园。”

上一篇:"魔术王子"来了

下一篇:后世博效应催热上海卢湾区滨江板块

热点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