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计划已经申报只待审批 该小区未被列入首批经适房供应房源
一个名为“华虹苑”的住宅项目,两年前在虹口区内的丰镇路上破土开建,这个在当时被冠以该区首个经适房项目的社区,按照最初计划,将全部用于定向解决区内住房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而由于成本增加,周边房价上升等因素,近日,相关部门作出了将项目改作公租房的设想。
将惠及更多夹心层
“华虹苑”项目占地面积1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400平方米,共有多层住宅5栋,24层、26层高层住宅各1栋,将建成约490套配套商品房,房型面积均在50-90平方米。全部用于定向解决区内住房困难家庭。开工之际,小区房屋的售价尚未清晰。
近期,虹口区经适房申购工作正式启动。和大多数城区一样,该区首批提供的房源,大多数集中在闵行浦江、浦东三林等地,“华虹苑”的房源并未出现在可供应房源之列。“我们计划,将这一项目,转型为公租房使用。”虹口区房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这一计划目前正在向市级部门申报,一旦获批便可进入实际操作流程。
作为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租房项目不仅广为社会关注,也备受各区政府重视。本月,多个区县的公租房运营公司同时成立,承担起各自区域内的公租房房源筹措、运营等事宜。
交通便利、户型面积适中、配套设施齐全,是政府部门对公租房的定义和设想。虹口区也曾表示,将努力按照这一标准,筹措房源,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让那些来沪工作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安居乐业。从客观条件上看,“华虹苑”基本能符合以上的要求。
造价售价难以平衡
当然,小区改变最初的建造性质,也有其他原因存在。虹口房管部门相关人士坦言,建设成本压力上升,或将使得“华虹苑”的造价和售价无法平衡。此外,周边小区房价不断上涨,也是项目更改性质的原因之一。记者查询获悉,丰镇路上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小区,单价平均两万左右。这显然和现有的每平方不足万元的经适房形成了鲜明对比。
根据现有设想,华虹苑将作为虹口区筹措的公租房源,在现有房屋中“转化一批”得来的那一部分。
◎ 中心城区公租房筹建
旧仓库厂房
改建公租房
虹口所面临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中心城区。
静安区房管部门坦言,可挖掘的土地资源匮乏,城区格局已经形成并不断成熟,短期内无法筹措到经适房源,依靠市里在郊区统一筹措,再进行共享分配,是较为实际的操作办法。
据悉,一些城区已计划收购区内小旅馆、招待所,用以改造,并改建部分闲置厂房、单位租赁房、仓库等,作为公租房。这些房源的租金价格将由区发改委和物价局最终备案通过。